1985年,苏联和美国的冷战依然让国际局势紧张异常,中国也始终处于“战争不可避免”的思想笼罩之下,由此,中国始终维持着一个庞大的军队规模。
其实,在新中国成立之后,人民解放军就曾有计划要进行整编精简军队,但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缘故,军队的总员额不降反升,在战争结束后,军队总员额已经达到了610多万。
在七十年代,邓小平负责军队工作的时候,便指出军队亟需整顿,他一针见血地指出,军队普遍存在“肿、散、骄、奢、惰”的问题,要从“消肿”入手,精简部队。
在1985年之前,邓小平顶住了各方的压力,在四年的时间内,精简掉了200多万军队名额。
但这依然达不到一个理想的程度。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红军开始,能够在装备落后,而常打胜仗的其中一个原因,就是军队的指挥官指挥作战灵活。现如今庞大的军队规模,而其中又充杂着各类问题,军队的作战力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。
过大的军队规模和军队的装备、人员素质等水平的相对落后,已经不适合现代的战争形势。而且军队员额太多,对于当时祖国的经济建设形势,也没有益处。
作为中国军队的最高负责人,邓小平以超乎常人的远见指出:和平和发展,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。
邓小平以极高的智慧,判断出国际局势的未来走势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。
而且,军队务必要向现代化、正规化发展,才能适应未来的战争需要。只一味保持庞大规模的军队,就会牵动了过多的力量和资源,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军队的现代化进程。这显然已经落后于当时的形式。
在经过深思熟虑后,邓小平主动承担起这个“得罪人”的事情。1985年,在军委扩大会议上,邓小平的右手缓缓伸出一个手指,郑重地说出“裁军一百万”的决定。
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国际处境来看,百万大裁军,的确是件足以震动世界的历史性大事件。而从历史角度和现在的结果来看,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智慧的高瞻远瞩的决定。
邓小平和党中央这次的裁军,不是简单的减员,而是要把精简人员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。其中,以总参谋部、总政治部、总后勤部三大部为典型代表的军队机构臃肿、职责重叠、官僚主义、副职人员过多、工作效率低的问题,是军队体制改革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
邓小平指出,军队的体质改革,要从“消肿”入手,彻底地改变军队的臃肿不堪、人浮于事以及干部老龄化的问题。经过调整后,裁掉了三十一个军级以上单位,四千多师团级单位。
同时,撤并各总部、各军种、各大军区和国防科工委机关及其直属单位,撤销或合并了初级指挥院校和专业技术院校,重新调整了各单位的职责。军事学院、政史学院和后勤学院等,合并为国防大学,各县市的人民武装归地方建制,经过调整,极大幅度地精简了军队人员。
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,中央军委已经对军区做了小幅度的调整。
比如将内蒙古军区改为省级军区,归属于北京军区,西藏军区同样的方式归属到了成都军区,经过调整,此时,中国的解放军拥有沈阳军区、北京军区、济南军区、南京军区、广州军区、兰州军区、武汉军区、福州军区、乌鲁木齐军区、昆明军区、成都军区,共十一大军区。
1985年开启的军队整编,将这十一大军区,再次进行调整,乌鲁木齐军区与兰州军区合并统编为兰州军区,福州军区与南京军区合并统编为南京军区,武汉军区撤销,分别合并到济南军区和广州军区,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,统编为成都军区。
自此,十一大军区,成为七大军区,扩大了战区范围,加大了战役纵深范围,相对而言,各战区的物资更加丰厚,兵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高出了许多。
施行军队减员和整编,是项非常复杂且艰难的过程,每位士兵都不仅仅是一个人,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,脱离部队,对于他们来说,意味着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。更何况,每个部队,都有着各自既定的任务和使命,有各自的利益纠葛……
在整编中,有许多有着光辉历史和诸多荣誉的部队,将藏起自己的番号,将一切留在历史中。这对于战士们的感情,是极大的触动。这次,邓小平的命令,显然不仅是改良这么简单,而是,要用“革命”的手段,彻底实现军队的体质改革。
在整个整编的过程中,时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何正文将军,是百万裁军的“主刀人”。他克服了诸多困难和压力,完成了这次“革命性的改革”。这可是件棘手而又很容易得罪人的差事。在过程中,最令他头疼的,就是到底该裁谁,到底该留谁,到底该撤掉哪个军区,留下哪个机构。
在某个深夜,一位已经退休的老首长电话打到了何正文这里,想问的问题,显而易见,就是自己的老部队在不在撤并之列。何正文理所应当地保守了秘密。老首长当然也理解这是纪律,也不再追问。可就在第二天,老首长就又来电话,历数了他的老部队的光荣历史……他们都是夜不能寐呀。
我相信,这样的电话,何正文将军应该接到了太多太多。可是,要裁撤掉四分之一的建制,一些有着光荣传统、辉煌战绩,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,势必要被撤番的。于心不忍又怎么样,作为军队,就是要坚决服从命令。
十一大军区要合并为七大军区,也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任务。经过那么多年,每个军区,其实已经与当地形成了共生共长的关系,他们在当地都有精心建设的战备机构,对当地和国家,都有着非常寻常的意义。
其中,最具有悬念和争议的,就是成都军区和昆明军区合并,到底要撤谁留谁。
在正式的决定公布之前,很多人都认为,昆明军区,是最有可能留下的军区。
1985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没有完全结束,昆明军区,是此时中国唯一还有作战任务的军区。从当时的情况来看,昆明军区有保留下来的必要原因。
而且,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和时任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,在春节期间,都前去昆明军区,进行了视察慰问。这一系列动作似乎也为昆明军区的保留,提供了佐证。
另外,昆明军区的班底是原二野的部队,二野的老政委,可就是邓小平本人。从历史资料上来看,在最开始的军委方案中,昆明军区确实是作为保留的军区进行讨论的。在合并的任务下达后,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有了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。
成都军区的领导,停了一座在建的本想作为通讯情报中心的现代化大楼,准备回填挖好的地基,在上海定制了两架电梯也要安排谈判退货。各个单位的领导都忙着找各个干部谈话,询问是想去昆明,还是下基层,亦或是要转业……
昆明军区的领导,却在考虑合并后,成都军区的干部要如何安置,考虑要怎么样动员已近退休年龄的同志提前退休,留出空位。他们甚至拟好了一整套接收成都军区的方案,准备在中央军委的决定下达后到北京进行讨论。
不过,就在最后的一刻,情势发生了彻底的转变。
1985年6月,在最后一次中央军委的整编方案讨论中,最终确定,裁撤昆明军区,合并到成都军区。这,无疑是个让大家都措手不及的结果。
只是,大家可能会想到一点,成都军区,是百万裁军“主刀人”何正文工作生活了将近20年的地方。这两个军区的去留,会不会有一些个人感情在里面。
这些,都是妄谈。一位老共产党人,怎么可能在如此关键的地方,徇私情?保留成都军区,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面的谈论才最终确定下来的。
从当时的短时间来看,昆明军区的确承担了更重要的军事任务,但是从长期的战略上来看,军区的指挥机关设在昆明,战略纵深比较短,不利于部队的机动。
而成都,交通发达,物产丰厚,经济更加发达,是历代的军事重地,而且,成都能够兼顾昆明,也能够兼顾西藏,对于西藏地区的支撑作用,更加重要。
何正文将军,不顾别人可能给他的偏见,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出发,从大局着眼,毅然决然地向军委提出了这个建议。
8月,邓小平亲自发出了昆明军区合并到成都军区的命令,作为原二野老政委的邓小平,以自己的老部队“开刀”,显示了巨大的军队整编决心。
其实,不管是成都军区和昆明军区,最后保留哪个军区,不管每个军区的领导、干部和士兵,怀有怎么样的情绪。毫无疑问,他们都严格执行了党中央的决定,都坚决执行了中央军委的命令。
而何正文,在整个整编过程中,也秉持着“出以公心,胸怀全局,坚持原则,不徇私情”的原则,完满地完成了整编任务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完成了百万裁军的壮举,创造了一个震动世界的奇迹。
支持裁军的何正文将军和军务部门的人员,以及坚决接受命令的各军区的领导、干部和士兵,他们都无愧于优秀的军人。
是他们的为国为民、牺牲小我的奉献,他们的智慧和拼搏,成就了解放军军队的现代化进程,成就了中国军事的强大。